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水之心

因为太在乎你,所以忘记了自己。

 
 
 

日志

 
 

中医的哲学基础  

2009-08-01 22:42:33|  分类: 医药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这里主要介绍对中医影响最深的几种哲学思想,它们分别是:元气论、阴阳说和五行学说。

       一、元气论

            (一)概念    

              元气论中的“气”,是指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十分活跃的细微物质。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气”是最基本的客观存在,是构成自然界万物最基础、最原始的物质,古有“元气”,“原气”之称。汉·董仲舒说:"元者,犹原也",“元者,为万物之本”(《易·乾凿度》)。又由于气是极精极微的肉眼看不见的精粹物质,故又称“精气”,汉·刘安有“精气为人”等说。这些都表达了古人对气的理解,即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的本原。我们认识气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自然界中的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与哲学意义上的气混为一谈,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特征

             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气的两种存在形式:无形之气和有形之气。“无形”指气的弥散状态,指它不占有固定空间,不具备稳定形态的存在形式,它们松散、弥漫、活跃、多变,分布于无垠的宇宙空间,虚空中充满这种无形之气,这是气的基本存在形式。“有形”指气的聚合状态,指气以聚合的方式形成的各种占有相对的固定空间,具备并保持相对稳定形质特点的物体,物体出现的同时,气也存在其中,《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

             2、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

                  气的运动变化促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气的变化带有普遍性,气的运动取决于自身固有阴和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3、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质,按其性质可分成不同的“类”,同类物质之间存在着“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吕氏春秋·应同》)的关系。古代哲学家把这种关系称为“感应”,意即一事物能感受他事物的变化,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在普遍存在的自然感应现象中,人们认为气是起中介作用的物质。“气有潜通”,在古人看来,即使在相距很远的物体,它们之间也可以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发生感应。如乐器共振、磁石吸铁、月之亏盈引起潮汛等都是气参与其间后产生的自然感应现象(读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中医中的气不是指空气吧)。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也是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实现的,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生理、病理的影响都有气的参与。因“人之气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宋·朱熹《朱子语类》)故“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由于弥漫于空间的无形之气,不仅在物物感应中起中介作用,而且把整个自然界联系成一个整体。故庄周有“通天一气耳”的著名命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得益于这一认识而更趋成熟。

               (三)气化和行气转化

                          气化,泛指气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在气的作用下,事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形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气化”的结果。万物的生成、变化等都是气化的结果。

                        气化主要涉及行气转化。行气的转化概指有形之气转化为无形之气,或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物及形与形,即不同事物之间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行气转化既无休止,又井然有序。基本上可分为“化”和“变”两种类型。

                        所谓“化”,指气的渐进、缓和、不明显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变化。类似于今之“量变”。如王冰说:“其微也,为物所化”(《素问·六微旨大论》注)。

                      所谓“变”,指气的较为激进的、剧烈明显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今之“质变”。如王冰说:“气甚也,为物变”(《素问·六微旨大论》注)。

         二、元气论对中医的渗透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元气论认为万物的本原为气,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是由气凝聚而成。气维持着生命的全过程,气一旦离散,生命也随之终结。人的生命始于气聚,终于气散。

                       不仅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而且各种生命活动,包括人的感觉、思维、情志等精神心理现象,也是由气的运动产生的。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到沟通内外、协调功能、畅达气机、推动血运、布散精微、排泄废物等作用,生命活动借此得以进行。气的运动还参与了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二)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气作为基本物质,不仅构成了人体各个有形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弥散于躯体之内,在各组织器官之间周流不息,无所不至,使得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密切相关,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局部病变可以影响整体,整体病变可以表现在局部。本脏病变可以波及他脏,他脏病变也可影响本脏,外在的某些变化,常常是内在脏器机能活动的映象;通过调整内脏的一些机能活动,可以治疗一些体表的疾病。

                      人和自然界的万物既有物质上的同一性,又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人和自然界密切相关,表现出统一性。这一过程在中医看来,也是通过气的中介来完成的。

            (三)说明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人之此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气运行于全身,推动激发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气又是全身热能的来源;它起着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并有控制体液态物质,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效应。机体的物质代谢的全过程以及所有的机能活动,都可视为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是气作用的结果。

                      中医学以气的充沛与否,气的运行是否协调等,来阐释生理现象或病理过程。体内之气充沛,运行协调正常,则机能活动健全,体温正常,抗病能力强,整个机体协调旺盛,处于健康状态。如若气有虚实之变,或运行失常,整体或局部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或兴奋或减弱,体温亦可异常,易为邪气所侵得病,或出现其他一系列病理表现。这时。注重调气,常有助于机体的康复。

          三、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在理解阴阳的概念要注意“相对”和“对立”两词的含义。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这就是说,虽然阴阳有其确定的名称,但它不专指某些具体事物或现象,而是用于分析、认识多种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因此,阴阳是既抽象又规定具体属性的哲学范畴。就阴阳学而言,它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双方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一种理性知识。

              (二)阴阳的特征   一般认为凡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地,都属“阳”;而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阴晦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阴”。

              (三)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阴阳的相关性,是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相关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不宜分阴阳。

                       阴阳的普遍性,指各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如天与地、出与入、动与静、水与火等。

                       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傍晚时分较之中午而属阴,较之深夜而属阳。这也是“有名而无形”的另一含义。

                       阴阳的可分性,指阴或阳之中可以再分。如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白昼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四)阴阳可概括自然变化的规律

                     见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著名命题。可见阴阳之间相反相成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规律,它们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世界的千变万化。

           (五)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交感相错

                     阴阳的交感指阴阳的交互作用,相错则指这种相互作用十分错综复杂。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前提。荀子说:“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从现代的观点看来,也就是说,天地之间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自然界的万物。黑格尔也说:“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的终极原因。”可见古代思想家把阴阳交互作用看作万物变化的原因是十分正确的。

                   2、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古人称阴阳相反。一是凡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矛盾的,如明与暗、升与降、多与少等,它是自然界普遍的规律。另一方面是指在对立的基础上,阴阳还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立的阴阳双方互相制约,互相约束,表现为阴盛则阳弱,阳盛则阴退的动态联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在人的生理、病理的过程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如生病过程,实质是致病因素和抗病因素的相互制约,相互对抗的过程。邪胜则病进,正胜则邪退,正邪之间始终体现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3、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相成)

               阴阳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有“上”必定有“下”相对应,失去“上”,“下”的意义也不复存在。同理,无“下”也无“上”。

              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还表现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特点。如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血分属阳和阴,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气的正常,有助于血的生成和运行正常,否则会出现气滞血瘀,或血溢于脉外。血能舍气,养气,血的充沛能资助气发挥其生理效应。

             4、阴阳的消长和平衡

              古代思想家认为阴和阳之间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基本形式为:阴消阳长 和 阳消阴长。这是 阴阳的制约关系相联系的。另一则(与互根互用相联系)表现为: 阴阳皆消和阴阳皆长。如血虚造成血不养气,导致气也虚,这就是所说的阴阳皆消。如果在气血都虚的情况下,施以补气,气旺血生,阴阳都有所长,即所说的阴阳皆长。

            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定的时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这种运动,不易被人察觉,或者变化不显著,在事物的总体上依旧相对稳定,此时称为平衡。这在人体上这种变化趋于平衡,我们说这时人体是健康的。反之,如果阴阳之间的变化超出一定的限度、一定的范围,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动态平衡和相对静止遭到破坏,这就表现为异常的病理状态。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转化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如果说阴阳的消长是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的转化就是质变的过程。任何质变都需要累积一定的量变,不同事物累积量变值是不同的,如固态铁变为液态铁与冰变为液态水他们所需的热量值是不同的。如果表现在人体上,也是不相同的。热性病人在没控制病情的状况下,会发生寒性病的表现。如发烧之人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四肢厥冷的现象,这就是“热极生寒”。也是“物极必反”的体现。反之,病人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寒极生热”现象。

              阴阳学说是着重于“二分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四、阴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一)阐述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之有形,不离阴阳”。人体的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如背为阳,腹为阴。人体的经络,也分阴阳,一般说来,背部的,外侧的经络分布为阳经,内侧的,腹部的为阴经。就人体整体而言,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同一脏也分阴阳。如心阳心阴、肝阳肝阴、肾阳肾阴等。

      (二)概括生理机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的对立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

        (三)说明病理变化

               中医学把人的各个环节的阴阳交互作用、消长变化处于协调和谐状态视为健康。反之,各种因素导致人的阴阳失去协调、和谐时,便进入病理状态。中医把“阴阳失调”作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理,并借此进一步分析不同疾病的具体病变情况。主要类型有:

              1、阴阳偏胜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四)指导疾病诊治

              在四诊中,分析症状、体征、色泽、声息、脉象等都可借助阴阳,进行性质的归类。

      (五)指导疾病治疗

             1、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与协调,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1)、损其有余,如“热者寒之”的实热证,可用寒凉药泻其热。在阴或阳偏胜得同时,若以导致一方虚损不足,不宜用此原则,须兼顾对方的不足,应补泻兼施。

          (2)补其不足,在阴或阳偏衰,或阴阳俱损,即虚证时应补其不足。在具体运用时,要针对病症的不同情况,决定补和泻的主次。

           2、归纳药物性能

                (1)归纳药性: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2)分析五味:五味指辛、甘、酸、苦、咸。此外还有淡、涩等味。但习惯上称五气。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为阴。

五、五行学说

      (一)基本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和变化。就性质而言,它是古人解释世界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行列、次序;二是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特征

                五行的特征源于对木火土金水五者的具体观察,最后是抽象概括的结果,超出了它本身的具体性质,具有广泛的抽象的涵义。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古人把各种具体的事物或现象的性质或特点,与五行相类比,凡与其中的某一行特性类同的事物或现象,便归为该行中。结果,它把世界万物都归为五行。我认为,由于采用类比归纳,这造就五行体系本身结果的或然性,这需要我们后人站在当今的角度规范、完善。使他们成为更有用的方法论。

               1、直接归类,凡具有类似金、木、水、火、土的属性的直接归为其中的一类。如肝之性喜舒展而主升,故归为木;心推动血液运行,温煦全身,故归为火;脾主运化,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故归为土;肺主宣肃而喜清洁,故归为金;肾主水而司封藏,故归为水。

              2、间接推衍 ,如肝主筋,开窍于目,肝胆互为表里,故目和胆归为木;心主脉,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故脉、小肠和舌归为火。

             特别提示:古人在把万物归为同一类中的事物或现象,或多或少得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是本质的,有的只是现象,而非本质的,有的甚至牵强附会,因此,我们在运用五行指导认识事物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并注意他的局限性。也希望大家能把其中不合理的地方重新推衍论证,用现代的理念重新推衍出更适用的五行理论。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   古人认为物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事物发展、运动。其中之一就是相生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 古人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关系相互制约,约束其发展,这种关系就是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相生和相克是同时存在的,相互联系的,这种关系体现为“生中有克”和“克中有生”。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维持协调有序,人也能维持其生理稳态。这与自然界中食物链的关系极为类似。

          4、五行生克无常胜

                如水克火,但火多水沸,就会反胜,这说明相克不仅和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多寡。在相生方面,金能生水,而水亦有助于金,……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

            (一)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征   将五脏归属五行,肝木、肺金、脾土、心火、肾水。

              2、阐述五脏的相互关系  (1)互相资生关系:  肝生心,肝藏血可以济心;心生脾,心阳可以助脾运;脾生肺,脾的健运可以益肺;肺生肾,肺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所以,常腹式呼吸可补肾气,肾生肝,肾所藏之精能滋养肝血。  (2)互相制约关系:肾制约心,肾阴承制着心阳,使其不至于亢盛;心阳制约肺,使肺不不过于寒;肺制约肝,肺的肃降抑制肝的升发,防其大过;肝制约着脾,肝之疏泄可以疏达脾气,使其不壅塞;脾制约肾,脾之健运可以调控肾的主水功能,使水湿不过于泛滥。

            (二)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的次序的传变。可归纳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   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克的次序传变,可归纳为“相乘”和“相侮”。

             特别提示:病证在实际中不一定按生克次序传变,请不要机械的套用,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指导诊断疾病

              依据整体观念,当内脏有病变,其功能和相互关系失调时,可以通过多途径反应到体表的相应组织器官,表现出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多方面的异常变化,可通过望闻问切等收集材料,根据五行学说

推断病情。如面青,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能与肝病有关。面见赤色,口中苦味,脉见洪象,多被诊断为心火亢盛。心病患者,如面色偏黑,可能是水来克火之兆。

      (四)指导临床治疗

              1、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病变的过程中,一脏之病可波及他脏而发生传变。因此,治疗时,除对已病之脏进行处理外,还应在五行的生克理论指导下,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

             2、确定治则与治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包括“虚者补其母”和“实者泻其子”。

                 (2)具体治法

                        虚者补其母

                        滋水涵木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益火补土法    

                       实者泻其子

                        肝旺泻心法         肾实泻肝法(古代认为肾无实证,肾实,一般指相火偏亢)  

                 (3)根据生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原因不外乎是一方过强,另一方过弱,所以,治疗一般采取“抑强”和“扶弱”。

                   (4)“抑强”和“扶弱”的具体治法

                         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评论这张
 
阅读(218)|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